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试析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王鹤丹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5:42:09  浏览:96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试析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鹤丹、钱丽星

伴随城市的发展,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造成这种不良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措施的配合。  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使其家庭教育角色弱化,并且与子女之间联系较少,一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在心理上与父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隔阂,更不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而父母由于工作的辛苦,有时也忽略了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使儿童感觉不到家庭的浓浓深情,缺乏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  有的父母甚至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他们以自身的经历认为读书并没有太大用处,甚至不支持子女的读书与学习,没有看到教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和长远的作用,以短期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子女造成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另外,由于在家看护孩子的代养人普遍知识水平较低,也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教育观念,可想而知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的地区差异也较大,表现在教育上,城市教育的高度发展与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也影响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农村,人们看不到教育带来的直接实惠,对他们来说,教育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加之近几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对孩子持续的教育投资更看不到光明的未来,靠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所以在现实面前,有些父母不重视子女的读书问题,甚至早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担负由于成人外出打工而留下的农活。农村的教育氛围较淡薄,同时,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师资水平、教育方式等,也使得农村教育缺乏动力和实效性。  在现今社会,由于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本身农民工在城市中已归属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子女仍然没有摆脱这一身份,在所有的青少年中依然被视为弱势群体。他们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在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依然很严峻。一方面,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心理上较为自卑,一般性格较内向;另一方面,由于在学校中,他们自身的表现与优秀的学生比差距较大,老师的关注度较低,甚至被归于“问题学生”一类,极容易被孤立。其实这些“问题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缺少关爱,缺少一定程度的沟通和引导,最终产生了逆反或抵触的心理。    同伴交往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儿童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的侵害,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及时帮助和指导,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  一、缺乏安全感,不敢或者不想交往,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安全感,经常有意识地与周围的人保持距离,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与社会接触,这是留守儿童非社会性行为的表现。留守儿童因为失去父母的庇护和指导,恐惧交往的行为尤其突出。这样不但会妨碍他们幼儿期的生活,也会影响他们成年之后的社会交往。  二、交往范围狭窄,只结交境遇相仿的同伴,有的留守儿童只愿意跟同为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尤其喜欢跟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交往。留守儿童为了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愿意与其他留守儿童结成同伴,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容易抱成一团,关系亲密。因为对权威同伴的依赖,留守儿童有可能模仿大龄同伴的不良行为,以至于影响自身的发展。  三、情感缺失,容易对富裕家庭的非留守儿童产生排斥心理,留守儿童往往缺少父母的关怀,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很难从父母以外的监护人那里得到渴望的幸福,因此容易产生对幸福儿童的忌妒情绪,甚至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对富裕家庭的非留守儿童存在排斥心理。  四、不善于调节情绪,有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有的留守儿童存在具有一定伤害性的攻击行为。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怀,留守幼儿的需要无法得到及时满足,父母以外的监护人没有对留守儿童的需要进行及时反馈,所以留守儿童往往缺少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容易进行过度自我保护,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以至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交通部2001年立法计划的通知

交通部


关于印发交通部2001年立法计划的通知

交体法发[2001]276号


部内各司局、海事局、救捞局、中国交通通信中心:

《交通部2001年立法计划》已经2001年5月10日第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今年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年。规范和维护良好的公路、水路交通市场秩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各单位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切实加大立法力度,加快立法进度,把立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要根据立法计划安排好具体工作进度,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立法工作。对于列入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框架但未列入今年立法计划的立法项目,也要提前进行调查研究,做好有关立法准备工作。对于近期不能出台的行政法规,可先发部规章,使有关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体改法规司要加强立法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交通 法律 计划 通知

抄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







交通部2001年立法计划

第一类:年内完成的立法项目

一、报送国务院审议的法律草案

(一)港口法:已报国务院,并已列入国务院2001年立法工作安排,由体法司、水运司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审核修改工作。

(二)航道法:已报国务院。

二、报送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草案

(一)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已报国务院,并已列入国务院2001年立法工作安排,由体法司、公路司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审核修改工作,争取年内公布实施。

(二)国际海运条例:已报国务院,并已列入国务院2001年立法工作安排,由体法司、水运司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审核修改工作,争取年内公布实施。

(三)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修改):已报国务院,由体法司、海事局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审核修改工作。

(四)道路运输条例:已报国务院,由体法司、公路司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审核修改工作。

三、交通部公布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公布的规章草案




名 称
报部审定

时 间
承办单位
负责人
备 注

1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6月
公路司
王 玉


2
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6月
财务司
许如清


3
公路路政管理规定(修改)
9月
公路司
李彦武


4
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修改)
6月
公路司
王盈嘉


5
道路货物运输资质管理规定(修改)
9月
公路司
王盈嘉


6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12月
公路司
王盈嘉


7
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

水运司
张国发
已发布

8
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

水运司
张国发
已发布

9
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修改)

水运司
张国发
已发布

10
内河船型标准化管理规定
已报
水运司
张国发


11
国际航运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6月
水运司
张国发


12
国际班轮运价报备管理规定
10月
水运司
张国发


13
港口管理规定
已报
水运司
彭翠红


14
引航管理规定
已报
水运司

海事局
彭翠红

王金付


15
港口费收规则(外贸部分)(修改)
6月
水运司
彭翠红


16
水运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11月
水运司
徐 光


17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修改)
6月
水运司
徐 光


18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
11月
水运司
徐 光


19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修

改)
6月
海事局
刘 实


20
客滚船安全管理规则
6月
海事局
刘 实


21
海事行政处罚规定
12月
海事局
刘德洪





第二类:研究起草,适时报审的立法项目

一、法律草案

(一)航运法:由水运司、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二)船舶法:由海事局、水运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三)海商法(修改):由体法司牵头,水运司、海事局、救捞局、国际合作司参加,12月底前完成主要问题的修改论证工作。

(四)道路运输法:由公路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起草研究论证工作,提出起草框架思路。

二、行政法规草案

(一)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修改):由水运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上报国务院。

(二)船员管理条例:由海事局、水运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送审稿。

(三)公路管理条例(修改):由公路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四)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由公路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五)国内水路运输赔偿责任限额及强制保险规定:由水运司、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六)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修改):由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七)打捞沉船沉物条例:由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八)船舶登记条例(修改):由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九)海上搜寻救助条例:由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十)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修改):由海事局、体法司负责,12月底前完成征求意见稿。

三、规划草案




名 称
承办单位
负责人
备 注

1
港口岸线资源管理办法
规划司

水运司
孙国庆


2
交通统计工作管理规定
规划司
孙国庆


3
船舶港务费征收管理办法
财务司

海事局
许如清


4
公路监督检查专用车辆管理办法
公路司
李彦武


5
公路命名编号管理办法
公路司
李彦武


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改)
公路司
王 玉


7
国内船舶拆船资金管理规定
水运司
张国发


8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招标管理办法
水运司
张国发


9
国内水路旅客运输规则(修改)
水运司
彭翠红


10
铁路和水路货物联运规则
水运司
彭翠红


11
港口费收规则(内贸部分)(修改)
水运司
彭翠红


12
渤海湾客滚船运输收费办法
水运司
彭翠红


13
水路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则
水运司
彭翠红


14
港航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规定
水运司
徐 光


15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
水运司
徐 光


16
水运工程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水运司
徐 光


17
船舶燃油供应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改)
体法司
朱永光


18
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部分编制评估办法
体法司
朱永光


19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修改)
海事局
刘 实


20
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
海事局
王金付


21
船员服务簿管理办法
海事局
王金付


22
船舶检验管理办法(修改)
海事局
刘德洪


23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水域管理规则
海事局
刘 实


24
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则
海事局
刘 实


25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规则(修改)
海事局
刘功臣


26
封闭水域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海事局
刘功臣


27
海区航标管理办法
海事局
王金付


28
海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修改)
海事局
王金付


29
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修改)
海事局
刘 实


30
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修改)
通信中心

海事局
陈建成


31
代管船舶电台管理办法(修改)
通信中心
陈建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土地出让金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契税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土地出让金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契税的批复

国税函[2005]436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对政府以零地价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征收契税问题的请示》(京地税地〔2005〕166号)收悉,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计征契税。不得因减免土地出让金,而减免契税。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