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发《结婚证》等统一式样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15:57:35  浏览:90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发《结婚证》等统一式样的函

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发《结婚证》等统一式样的函
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广州市民政局:
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批准的《婚姻登记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在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部设计制定了《结婚证》、《离婚证》、《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的式样;还设计了《结婚登记申请书》、
《离婚登记申请书》、《申请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申请出具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式样,现随函发去,请按所附《关于式样的说明》的要求安排印制。
为了避免浪费,各地原使用的《结婚证》、《离婚证》、《结婚登记申请书》、《离婚登记申请书》可继续使用,待用完后再更换新证。更换新证的时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报民政部民政司备案。
附件一:关于式样的说明
一、规格:八种式样均统一用16开的尺码。即:《结婚证》、《离婚证》、《夫妻关系证明书》、《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为16开对折使用;《结婚登记申请书》、《离婚登记申请书》为16开正反两面使用;《申请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申请出具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为1
6开单面使用。(《婚姻状况证明》为16开,另加存根)。今后,结婚登记档案为《婚姻状况证明》和《结婚登记申请书》(复婚者加离婚证件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离婚登记档案为《离婚登记申请书》和《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二、内容、格式:八种式样的内容、格式全国统一。但是,在不改变统一栏目的前提下,对字体选择、字型大小以及美术加工等各地可自行设计。有的省、市提出,为便于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拟在申请书中加“电话号码”一项,也是可以的。四种法律证件上的虚线,印制时可用隐线。


三、封皮的艺术加工和装璜,各地可自行设计。尤其是《结婚证》,可分高、中、低档三种或高、低档两种,以质作价。
四、《结婚登记申请书》说明中第七项“‘登记日期’应与当事人填写申请书的日期,以及颁发的《结婚证》日期一致”。这既体现了婚姻自由,也防止因审批时间长,造成在颁发《结婚证》时因一方不能到场而影响证件的法律效力。《离婚登记申请书》的“登记日期”则不要求与申
请日期一致。这是因为,在审查和调解期间,其婚姻关系事实上仍然存续。但应与颁发的《离婚证》日期一致。
五、要求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需持单位证明到原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申请书(见式样七、八)。
六、《结婚证》等四种法律证书必须按《办法》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民政厅(局)印制;四种申请书的印制单位由上述机关决定。
七、四种法律证件在使用汉字的同时,是否加印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由民族自冶地方的自治机关决定。
附件二
〔式样一〕
结 婚 证
××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印制

结 婚 证
字第 号
__________(年 月 日出生)和________(年 月 日出生)申请结婚,经审查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
| |
| |
| 双方半身免冠照片 |
| |
| |
| (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钢印) |
| |
| |
|--------------------------|
| |
| 持证人: (男、女)|
| |
----------------------------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
附件三
〔式样二〕
离 婚 证
(发证机关印)
××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印制

离 婚 证
字第 号
______( 周岁)和_______( 周岁)申请离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婚姻法》关于双方自愿离婚的规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
| 子女安排 | |
|----------|---------------|
| 财产处理 | |
|----------|---------------|
| 其它协议 | |
|----------|---------------|
| 结婚日期证件字号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 持证人: | (男、女)|
----------------------------
登记机关:
发证日期:
附件四

〔式样三〕
夫妻关系证明书
××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印制

夫妻关系证明书
字第 号
根据婚姻登记档案记载,________和_______已于 年 月 日在_______(县、市、
区)_________(乡、镇、街道办事处)依法登记结婚(结婚证 字第 号)。因原《结婚证》丢失,特出具此证。
本证明书与原《结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 |
| 一方或双方半身免冠照片 |
| |
| (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钢印) |
| |
|-----------------------------|
| | 姓名 | (男、女) |
| 持 |-------|-----------------|
| 证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人 |-------|-----------------|
| | 工作单位 | |
| | 或现在住址 | |
-------------------------------
出证机关:
出证日期:
附件五

〔式样四〕
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印制

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字第 号
根据婚姻登记档案记载,_____和______已于 年 月 日在____(县、市、区)____
__(乡、镇、街道办事处)依法登记离婚(离婚证 字第 号)。因原《离婚证》丢失,特出具此证。
本证明书与原《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 | | | 男 |
| | | 姓名 | ( ) |
| | | | 女 |
|持| |------| |
|证| | | |
|人| (加盖钢印)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照| | | |
|片| |------| |
| | | | |
| | | 工作单位 | |
| | | 或现住址 | |
| | | | |
|-|-------------------------------|
|子| |
|女| |
|安| |
|排| |
|-|-------------------------------|
|财| |
|产| |
|处| |
|理| |
|-|-------------------------------|
|其| |
|它| |
|协| |
|议| |
-----------------------------------
出证机关:
出证日期:
附件六

〔式样五〕
结婚登记申请书
我俩自愿结为夫妻,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请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
---------------------------------
| 姓 名 | | |
|-----------|---------|---------|
| 性 别 | | |
|-----------|---------|---------|
| 年 龄 | | |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民 族 | | |
|-----------|---------|---------|
| 籍 贯 | | |
|-----------|---------|---------|
| 现在住址 | | |
|-----------|---------|---------|
| 工作单位 | | |
|-----------|---------|---------|
| 职 业 | | |
|-----------|---------|---------|
| 婚姻状况 | | |
|-----------|---------|---------|
| 居民身 | | |
| 份证编号 | | |
|-----------|---------|---------|
| 再婚或复婚者 | 字第 号 | 字第 号 |
| 离婚证件字号 | | |
|-----------|---------|---------|
| 有无未经治愈的 | | |
| 麻风病或性病 | | |
|-----------|---------|---------|
| 双方有无直系血亲或 | | |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 | |
|-----------|---------|---------|
| 备 注 | | |
---------------------------------
------------------
| 双方半身免冠照片 |双方申请人签字或
| |盖章、按指印:
| | _______
| (加盖钢印) | _______
------------------ 年 月 日

审查处理结果
----------------------------------
| 提 | |
| 供 | |
| 证 | |
| 件 | |
| 情 | |
| 况 | |
|-----------|--------------------|
| | |
| 审 | |
| 查 | |
| 意 | |
| 见 | |
| | |
|-----------|--------------------|
| 登记日期 | 年 月 日 |
|-----------|--------------------|
| 结婚证字号 | 字第 号 |
|-----------|--------------------|
| 承办机关及婚姻 | |
| 登记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 领证人签字或 | | |
| 盖章、按指印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说明:(一)本申请书正面各栏由双方当事人如实填写。如不会写字,可委托承办人代写。但申请人双方必须分别签字或盖章、按指印。
(二)申请书背面各栏由婚姻登记员填写。
(三)“职业”栏内填“干部”、“工人”、“教师”、“军人”、“市民”、“农民”。
(四)“婚姻状况”栏内填“未婚”、“离婚”、“丧偶”。
(五)如申请人曾结(离)过婚,并生有子女的应将子女姓名、年龄、抚养责任如实填写在备注栏内。当事人取不到持证件的,要写明原因。
(六)“登记日期”应与当事人填写申请书的日期以及颁发的《结婚证》日期一致。
(七)未实行居民身份证的地区,在“居民身份证编号”栏内填户籍证明。
附件七

〔式样六〕
离婚登记申请书
我俩自愿离婚,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双方自愿离婚的规定,对有关问题已作出妥善处理,请准
予登记,发给《离婚证》。
---------------------------------------
| 姓 名 | | |
|----------|------------|-------------|
| 性 别 | | |
|----------|------------|-------------|
| 民 族 | | |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籍 贯 | | |
|----------|------------|-------------|
| 现在住址 | | |
|----------|------------|-------------|
| 工作单位 | | |
|----------|------------|-------------|
| 文化程度 | | |
|----------|------------|-------------|
| 职 业 | | |
|----------|------------|-------------|
| 居民身份证编号 | | |
|----------|--------------------------|
| 结婚证字号、日期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 离婚原因 | 子女安排 | 财产处理 | 其它协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方申请人签字或盖章、按指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审查处理结果
----------------------------------
| 有 | |
| 关 | |
| 单 | |
| 位 | |
| 调 | |
| 解 | |
| 意 | |
| 见 | |
|-----------|--------------------|
| | |
| 审 | |
| 查 | |
| 处 | |
| 理 | |
| 结 | |
| 果 | |
| | |
|-----------|--------------------|
| 登记日期 | 年 月 日 |
|-----------|--------------------|
| 离婚证字号 | 字第 号 |
|-----------|--------------------|
| 婚姻登记机关及 | |
| 婚姻登记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 领证人签字或 | | |
| 盖章、按指印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说明:(一)本申请书正面各栏由双方当事人如实填写。如不会写字,可委托承办人代写。但申请人双方必须分别签字或盖章、按指印。
(二)申请书背面各栏由婚姻登记员填写。
(三)“职业”栏内填“干部”、“工人”、“教师”、“军人”、“市民”、“农民”。
(四)未实行居民身份证的地区,在“居民身份证编号”栏内填户籍证明。
(五)“登记日期”应与颁发的《离婚证》日期一致。
附件八

〔式样七〕
申请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
我与 于 年 月 日在贵处登记结婚。现因 申请出具《夫妻关系证明
书》。
申请人签字或
盖章、按指印:
年 月 日
-------------------------------------
| 查 档 案 情 况 (档案 字第 号) |
|-----------------------------------|
| 姓 名 |男: |女: |
|---------|----------|--------------|
|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 结婚证字号及 | |
| 登记日期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审 查 处 理 结 果
------------------------------------
| | |
| 出证理由 | |
| | |
|----------|-----------------------|
| | |
| 所在单位意见 | |
| | |
|----------|-----------------------|
| | |
| 处理结果 | |
| | |
|----------|-----------------------|
| 出具证明书 | |
|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日期、字号 | |
|----------|-----------------------|
| | |
| 取证人签字 | 年 月 日 |
| | |
------------------------------------
承办机关:
附件九

〔式样八〕
申请出具《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我与 于 年 月 日在贵处登记离婚。现因
申请出具《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申请人签字或
盖章、按指印:
年 月 日
-------------------------------------
| 查 档 案 情 况 (档案 字第 号) |
|-----------------------------------|
| 姓 名 |男: |女: |
|---------|----------|--------------|
|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 离婚证字号 | |
| 及登记日期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审 查 处 理 结 果
------------------------------------
| | |
| 出证理由 | |
| | |
|----------|-----------------------|
| | |
| 所在单位意见 | |
| | |
|----------|-----------------------|
| | |
| 处理结果 | |
| | |
|----------|-----------------------|
| 出具证明书 | |
| | 字第 号 年 月 日 |
| 日期、字号 | |
|----------|-----------------------|
| | |
| 取证人签字 | 年 月 日 |
| | |
------------------------------------
承办机关:



1986年5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用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文件

 
国土资发[2003]389号



 
关于做好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用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要抓紧搞好淮河流域治理和灾后重建的重大决策,并专门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对治淮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对当前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四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要求,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和优质的服务。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用地


科学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沿淮各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开展对淮河流域土地资源调查,摸清土地资源现状以及洪水淹没范围、淹没面积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用地、保护耕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依法组织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淮河流域治理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包括用地方向、规模、结构和布局的衔接。把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修编规划完成之前,因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确需用地又未纳入规划的,可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并依法报批,确保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采取措施,保障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建设的供地


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治淮工作的部署,根据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展情况,认真做好土地利用计划编制工作,合理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证移民迁建和治理工程建设用地。


对于抢险救灾和水毁应急工程建设用地,按《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办理。属于整个村庄搬迁、恢复生产投资建厂或其他非居住性建设项目确需占用耕地的,经逐级审查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用地面积超过省人民政府审批权限的,报国务院批准。沿淮四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救灾安置用地报批要有专人负责,对遇到的问题要尽快帮助协调解决。对治理工程重大项目,要依法开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及时做好项目用地前期工作。


(三)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认真及时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是维护集体土地所有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持灾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沿淮四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对于抢险救灾用地和治淮工程用地,有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抓紧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并做好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对于移民建房和生产用地,无论是通过土地调整置换,还是通过给予土地补偿解决的,都要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签订土地调整协议,及时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以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稳定移民的生产和生活。


(四)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为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创造条件


由于移民建镇和防洪工程建设占用、水灾损毁等,沿淮一些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大,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灾区土地整理复垦。一是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工作,在充分调查了解灾毁土地面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灾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把灾后土地整理复垦纳入当地规划,认真组织落实。二是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灾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投入。治淮工程占用耕地的,要按当地标准交纳耕地开垦费,并专款用于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投资安排,要向灾区倾斜,给予重点支持。


(五)严格执法,防止乱占滥用土地


沿淮四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建设用地的管理。对确需的用地应给予积极保障。严禁弄虚作假,借机“搭车”多占乱占耕地。在用地报批时,属治淮工程的项目,需出具水利部门的项目确认文件;属生产自救的生产性项目,需出具发展与改革部门的确认文件;属房屋灾毁重建的项目,需出具民政部门的确认文件。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用地的监督检查工作,对非法批地、占地等违法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促进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治淮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制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制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重点建设项目有关各方的责任,保证重点建设项目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接管理的建设项目、省管重点建设项目和市管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管理层次的划分,按照省下达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执行。
第三条 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行责任制。
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在各市人民政府和省行业主管部门上报的基础上,经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办)会同省计划、经贸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初审后,报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分省、市两级管理。
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后,省重点办协助省干部考核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国家和本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将投资完成目标、投产项目完成目标分解到省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并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内容。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计划、经贸、重点办、建设、财政、土地、审计、公安、消防、环保、供水、供电等有关部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条 省计划、经贸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负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调整的审批,或者大中型基建项目、限上技改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的合理工期,下达和调整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并对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按照规定的职责,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的投资、投产项目总量考核目标;
(四)督促协助项目法人、省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人民政府办理重点建设项目的报批手续,落实项目建设所需资金。
(五)组织、协调、落实建设资金。
第六条 省重点办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会同省有关部门筛选全省的重点建设项目,编制重点建设项目的年度计划,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负责省管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调度和有关的管理工作,调查了解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并及时协调解决;
(三)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报告省人民政府,并及时协调解决;
(四)就省人民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负责组织省管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七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参与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并负责办理有关城市规划的审批手续;
(二)负责重点建设项目的报建管理,监督和指导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
(三)根据计划部门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办理重点建设项目的开工手续;
(四)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关系,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
(五)负责重点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八条 省财政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负责征收省重点建设项目资本金基金。按照省计划部门下达的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建设进度要求,及时拨付预算内资金和重点建设项目资本金基金,并对资金和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财政预算内投资和安排资本金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施工预算、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查;
(三)参与重点建设项目概算审查、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
第九条 省审计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前、施工建设中及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程序、内容、规模和标准;
(二)建设资金的来源、到位和使用管理情况;
(三)概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编制的合法性;
(四)工程价款的结算情况;
(五)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投资效益等进行评价。
第十条 省土地管理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贯彻实施国家和本省有关征地、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办理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按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和建设进度要求,保证信贷资金及时到位。
第十二条 省行业主管部门确定一名负责人主管重点建设项目工作,并确保本部门考核目标的完成。
省行业主管部门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调整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并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负责本行业所属的省管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协助项目法人落实建设资金、外部建设条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按照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下达单项工程年度施工计划,并对建设进度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协助审计部门对本行业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
(五)按照省重点办的规定报告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三条 各市人民政府确定一名市长或者副市长主管重点建设项目工作,并确保本市考核目标的完成。
市人民政府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直接管理的建设项目、省管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供水、供电、移民安置等事项的协调工作,并保证征地拆迁、工农关系协调、交通运输、治安环境等外部建设条件的落实;
(二)负责市管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指导、协助项目法人选好项目、落实建设资金和外部建设条件,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组织市管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四)责成市有关部门按照省重点办的规定报告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
(五)维护项目法人的合法权益,制止干扰、阻碍项目建设的行为。
第十四条 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在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责任是:
(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国内外市场情况,筹划拟建的建设项目,组织对拟建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邀请咨询、研究单位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并委托有资格的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
(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资本金、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应的铺底流动资金;
(三)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外部建设条件;
(四)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择优确定承担项目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供应等单位;
(五)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将拟建的重点建设项目申请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组织施工单位编制科学、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阶段的进度计划(网络计划),并将总体进度计划及年度建设计划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七)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建设,保证建设工期和投资效益的实现,不得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因客观原因和不可抗力造成概算超支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批后方可调整;
(八)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保证自筹资金足额到位;
(九)加强对设计、施工的组织协调,保证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单项工程的质量均达到设计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的要求;
(十)对本单位的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原材料供应等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投料试车一次成功;非工业项目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十一)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建成、试生产合格后,及时组织初步验收,对初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十二)重点建设项目初步验收结束后,及时向审计部门提出竣工决算审计申请;
(十三)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有关部门做出的决定予以落实;
(十四)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应当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确保按期偿还债务。
第十五条 对在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并做出显著成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本办法,在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中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具体奖惩办法,由省重点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1996年10月30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